授課就是授課,基本上離題的東西謝老師是不會講的,當然,引用例子不算離題。我從未見過他直接、間接或有技巧地炫耀過自己任何的一方面 -- 學術成就、背景、經歷。。。通通都沒有。不幸的是,班中有些同學是中央電視台的記者(而且是女的),那會放過謝老師呢。在學生連番追問及“坦白從寬”的威脅下,謝老師只好有限度的交代一下自己的背景和經歷。
細節不講了,否則多寫兩三萬字也完不了(何況我沒有這能耐),就說說整體印象吧。同樣是北大教授,人家教法律的、管理學的、經濟的,已有車子房子,而謝老師,如果我沒聽錯,05年時的他,還是住大學提供的分配房。
1952年,“院系調整”,社會學在中國被取消,冬眠了27個年頭。79年3月,鄧小平覺得社會學和其他學科被忽視多年,“需要趕快補課”。可惜的是,到2005年為止,甚至今天,絕大部分西方社會學的代表性作品尚未翻譯成中文,恰恰是這種吃力不討好的編寫工作,謝老師選擇了。
手用來寫論文,口用於講學和說服行家替後輩翻譯西方社會學作品,腦袋運算系裏今天要處理的事,目光放在中國的將來,心中(我相信)只有學術(社會學與哲學的合體)。什麼人或什麼經驗令他可以這樣忘我的為中國的社會學而努力呢?是費孝通嗎?是袁方嗎? 是保祿式的“大馬士革”經驗嗎?還是文革呢?
(待續)